2021-08-16

月經量減少怎麼辦?中醫觀點與調養

月經量減少, 經量變少, 中醫, 中藥, 婦科調經, 洪皓脩中醫師

在前面的文章提到了經量減少的常見原因,例如排卵功能障礙、荷爾蒙濃度與卵子品質下降、子宮內膜受損,都可能造成內膜厚度不足,崩落後產生的經血量減少。
那麼中醫又是怎麼看的呢?中醫調理會有幫助嗎?

 

經量減少的中醫觀點

臨床中醫師常會依據患者月經週期、經血顏色、質量、伴隨症狀、舌診脈診訊息,決定治療方向。
以中醫觀點,衝任氣血充盈則能下注胞宮(子宮)、使內膜增厚,肝氣疏泄調暢則能順利地排出經血、產生月經。對於月經量少,可以區分成「衝任氣血虧虛」、「肝氣鬱結不暢」兩種類型。


(1)衝任氣血虧虛:子宮內膜增厚的功能與物質基礎不足,則月經量少。依中醫理論,「肝」藏血、「腎」藏精、「心」主血脈、「脾胃」化生氣血,都是與內膜增厚有關的重要臟腑。當流注胞宮的氣血不足,除了月經量減少,也可能伴隨頭昏頭暈、疲倦、心悸、下腹冷、掉髮增多等虛性症狀。
長期營養不良、過度節食減肥、貧血、腸胃功能不佳、大病過後、近更年期的經血量減少,都可能歸因於氣血不足。補養氣血、滋養肝腎是這類型患者的核心療法。


月經量減少, 經量變少, 疲勞, 氣血虧虛, 婦科調經, 洪皓脩中醫師

(2)肝氣鬱結不暢:肝」能調暢全身氣機、調節情緒壓力。當肝氣鬱結,則氣血輸布不及、難以供應內膜增厚,形成的痰濕、血瘀則讓經血排出不暢。除了經量減少,也常會觀察到月經延期、經血顏色偏暗、月經血塊增多
甲狀腺功能異常、腦垂體腫瘤、多囊性卵巢,以中醫觀點屬於肝經路徑上的痰濕。長期壓力、時差、輪班工作,或手術、盆腔感染造成的損傷,也都會使身體處於氣血不暢、痰瘀停滯的情形。行氣活血、化痰散瘀是這類型患者的核心療法。

當然,結合現代醫學知識與檢驗數據,辨明疾病特性並使用相關的中藥特效藥,也能讓中醫治療更精準有效!

 

做好卵巢保養,呵護卵巢

如同前面所說,經量減少包含多種原因,需要醫師依據問診、相關檢查,抽絲剝繭釐清病因。日常生活若能呵護卵巢,能讓病因更加單純,更快找回健康、規律的生理期。
(1)均衡的營養補充,少油高纖、多吃平性蔬果,增加卵子細胞的原料。
(2)少吃生冷、寒涼食物:包含各種冰品、生菜、水果。(蔬果皆建議以烹調、加熱過的為主)
(3)每週運動3-5(達到微喘、微汗的程度),活化代謝,且應避免久坐。
(4)找尋健康的舒壓方法(唱歌、繪畫、旅遊...),抒發情緒壓力。
(5)
作息規律,避免熬夜或過度疲勞,不抽菸喝酒。


月經相關文章看這裡
關於卵巢早衰與不孕
多囊性卵巢症候群─西醫觀點
多囊性卵巢症候群─中醫觀點
月經沒來了怎麼辦?
月經一個月來兩次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