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內膜異位月經爆痛 帶妳了解經痛的治療
在上一篇,我們認識了經痛的成因與診斷方法。以下就來談談經痛的治療方法吧!
除了止痛藥,針灸中藥也能幫忙
止痛藥是最先、最常緩解經痛的方法,但每個人對止痛藥反應不同,如果吃止痛藥無效、擔心劑量愈吃愈重,可以結合中醫針灸治療,減輕疼痛、抑制痛覺敏感。
有些長期經痛的女生,會在小腹、小腿肚出現因為長期緊繃而變成條索狀的肌肉,稱為「筋結」(激痛點),透過針灸直接鬆開肌肉緊繃處,也有助舒緩經痛。在月經結束後持續針灸治療,也能透過痛覺回饋的作用,改善腦部的痛覺敏感,緩解經痛與焦慮。
若個性容易緊張,或因為慢性疼痛而產生「中樞敏感化」現象,對一點點痛也很敏感,使用疏肝理氣的中藥處方(例如:抑肝散、柴胡疏肝散、川楝子、香附…),能幫助穩定情緒、緩解疼痛。在月經期間使用行氣止痛的中藥處方(例如:少腹逐瘀湯、失笑散、延胡索…),也有助緩解疼痛,減少止痛藥劑量。
除了單純止痛,使用停經針(柳菩林、法洛德)、黃體素(異位寧、密蕊娜)、避孕藥,能讓異位內膜組織在這段時間得到控制、逐漸萎縮;但也因為用藥期間卵巢功能受到抑制,雌激素分泌減少、正常內膜組織也跟著變薄,生育計畫必需因此延後,治療期間的副作用,以及停藥後的症狀復發,都是必須考量的議題。
子宮內膜異位的侵入性治療
子宮內膜異位症容易造成局部發炎、組織沾黏,影響輸卵管的蠕動與通暢度,當排卵後卵子傳輸的過程出現阻礙,就容易導致不孕。卵子品質、卵巢功能也會受到慢性發炎的影響,使生育力下降。
腹腔鏡手術雖然可以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瘤,分開組織沾黏、燒灼微小病灶,但對於卵巢巧克力囊腫,手術仍容易損傷卵巢功能,手術方式建議多諮詢生殖醫學專科,或在手術前先藉由藥物治療縮小病灶;輸卵管攝影則可以改善部分輸卵管阻塞,提升術後3個月內的懷孕率。
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不孕,如果擔心手術損傷卵巢功能,除了與生殖醫學專科討論治療策略,術前、術後也可以搭配中醫治療調理症狀、提升生殖機能,一些理氣化瘀、清熱涼血的中藥,能幫助減緩沾黏形成、控制病灶發展,讓西醫治療更加順利!
其實,中醫的治療手段也不僅限於內服藥或針灸,外用塗敷於小腹的暖宮中藥精油、中藥藥液的灌腸療法,也都是我們在治療經痛時可以選擇的方法。
經痛是一個成因複雜、需要耐心配合治療的病症,如果一味地只用止痛藥來控制症狀,而沒有配合飲食、生活習慣的調整,經常從小痛拖成大痛,甚至因為慢性發炎導致組織沾黏、影響生育。建議有經痛困擾的美女們,儘量保持規律的作息、營養均衡的飲食,並培養運動習慣,調整好身體的免疫力。必要時不妨配合中藥、針灸的幫忙,穩定症狀改善疼痛,迎接清爽舒適的生理期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