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12-09

夜尿好困擾 中西醫怎麼看夜尿?


夜尿其實是相當常見的症狀,
50-79歲的成人當中,約有半數以上的人具有夜尿的情形,只是程度輕重不同。
一般來說,每晚2-3次以上的夜尿比較具有臨床意義。
(換句話說,每晚次的夜尿有可能只是正常現象!)
有些夜尿是無法自主控制而發生的,例如:夜間尿失禁、尿床。


夜尿很容易影響睡眠,導致睡眠中斷、睡眠時間減短,進而造成疲倦、憂鬱。另外也是造成跌倒、骨折的原因之一。
有些人更容易出現夜尿的情形,例如:肥胖、慢性心臟衰竭、未妥善控制的高血壓與糖尿病、不寧腿症候群、睡眠呼吸中止症、攝護腺增生。

夜尿的成因:
主要分成三類:睡眠障礙、夜間尿量增加、夜間儲尿量下降。患者可以表現其中一類,或混合多種原因。


















為什麼女性到了中年也很容易有夜尿?
有些人可能認為夜尿比較常出現在攝護腺增生的老年男性,其實夜尿在女性也佔有一定比例!尤其是在更年期階段的女性,隨著荷爾蒙在體內的濃度快速下降,泌尿道、陰道的黏膜厚度也跟著變薄,膀胱的儲尿能力會下降,甚至伴隨出現漏尿的情形。
















夜尿的治療:
要針對引起夜尿的原因進行治療,如果是睡不著、睡不好所引起的,改善睡眠品質便能減少夜尿;如果是咖啡、酒所引起,首要目標便是減少攝取。
夜尿的產生常是多種原因共同引發,因此當單一治療方法改善程度有限時,可以配合多種治療方法,例如:骨盆底肌肉訓練(凱格爾運動)、針灸、中藥、生活習慣調整,並控制相關疾病。

中醫怎麼看夜尿?
尿液的形成—肺、脾、腎




















中醫理論主要建立於體內臟腑的功能活動上。以中醫的觀點,人體內的水液代謝主要與肺、脾、腎三臟有關。在這三者之中,因為腎主水,司二便,腎的陽氣能協助氣化津液產生尿液,與夜尿的形成關係最密切。而膀胱做為儲藏尿液之處,與腎是相表裏的臟腑,它的儲尿、排尿功能也都受到腎氣的調控。
肺位於人體臟器的頂端,中醫認為能透過肺氣的宣發肅降,協助體內水分上輸至頭面,或下輸至腎與膀胱;肺主皮毛,人體的排汗狀況也會影響水分代謝量。肺在這些過程中也參與了體內津液的代謝。
中醫的「脾」涵義接近現代醫學的消化系統,脾氣能運化水濕、升提內臟,它位於人體軀幹的中段,是水液升降輸布的樞紐。
因此,夜尿主要與腎的氣化、膀胱的開闔有關,肺的通調水道、脾的運化水濕等功能也參與其中。
中醫治療夜尿,會依據患者的體質、症狀表現、症狀的加重或緩解因素,使用補腎、健脾、宣降肺氣、利濕、溫化水濕等不同方式來治療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夜尿也與心、肝有關
如同前面所提到的,有些人的夜尿是因為睡眠障礙所引起的。無論是壓力大、容易緊張焦慮,不規律的作息,或是睡眠相關疾病(例如:睡眠呼吸中止症),若造成淺眠、睡眠中斷,既有的尿意可能使患者認知為頻繁的夜尿。其實這類人並不是真正的夜尿多,當情志問題或睡眠狀況改善,夜尿的次數頻率通常也能獲得改善。在門診中,我常詢問病人淺眠與夜尿的因果關係,來釐清真正的病因。心主神明、肝主疏泄條達,心肝兩臟與精神、情志相關。這一類患者的夜尿,需要視情況使用養心安神、清心寧神、柔肝、疏肝、重鎮安神等不同方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